
打破經驗桎梏,烘焙檢測邁入數據化時代
在烘焙行業,面包的體積與形態從來不是 “顏值指標",而是衡量發酵效率、工藝穩定性與口感層次的核心密碼。長期以來,卡尺測量的主觀偏差、排水法的樣品損耗、人工判斷的經驗依賴,讓烘焙檢測始終困在 “模糊地帶"。日本 K-Axis 激光體積計 AR-01 的出現,以非接觸式精準測量技術,改寫了這一行業痛點,為烘焙研發與品控注入科學動能。
檢測革新:重新定義面包測量的 “精準與高效"
AR-01 的核心突破,在于將 “破壞性檢測" 變為 “無損洞察",將 “單一數據" 升級為 “多維畫像"。其采用雙攝像頭激光掃描技術,無需夾具固定即可捕捉面包完整形態,無論是剛出爐的熱吐司還是松軟的丹麥酥,都能在 10-40 秒內完成檢測,且樣品完好可留用。常規模式下 ±1% 的測量精度、±0.2% 的重復精度,更是遠超傳統排水法的 5 分鐘 / 個且誤差難控的局限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全維度數據輸出能力:不僅能精準測算體積、長徑短徑、縱橫比,更能通過表面曲率分析量化 “剛度" 指標 —— 這一數據直接關聯法棍的脆硬質感與吐司的柔軟度,讓以往依賴口感品嘗的模糊判斷,轉化為可量化的數值標準。搭配電子天平后,還可自動計算比體積(cm3/g),直觀反映面團發酵效率,為工藝優化提供核心依據。
研發賦能:從 “試錯摸索" 到 “數據驅動" 的質變
在面包研發領域,AR-01 早已成為企業突破創新瓶頸的 “利器"。其貢獻集中體現在三大核心場景:
全鏈價值:貫穿研發、生產與品控的 “品質管家"
AR-01 的意義遠不止于研發環節,更構建了烘焙全鏈條的品質保障體系:
從大型烘焙廠的 MES 系統數據追溯,到實驗室的 “配方 - 工藝 - 體積" 數據庫搭建,再到教學機構的發酵動力學演示,AR-01 以適配全場景的靈活性,成為烘焙行業數字化轉型的 “基礎設施"。
結語:以數據精度,贏市場先機
當消費者對面包品質的要求從 “好吃" 升級為 “穩定好吃",當烘焙企業從 “經驗驅動" 轉向 “科技驅動",AR-01 早已超越 “測量儀器" 的定義 —— 它是配方研發的 “導航儀",是品質控制的 “防火墻",更是企業競爭力的 “放大器"。選擇 AR-01,就是選擇用科學數據替代主觀經驗,用精準把控贏得市場信任,在烘焙行業的品質賽道上,搶占先機。